佛坪的巡护员在野外工作中,经常与大熊猫偶遇吗?什么时间段偶遇大熊猫的概率高?遇到大熊猫应当怎么办?
李吉玉和李小宝是佛坪保护区大古坪保护站的巡护员。年近六旬的李吉玉,巡护工龄超过30年,依然疾走如风,是同事口中的任劳任怨的老李;30多岁的李小宝是大古坪村民,对山情、区情、当地野生动物习性了如指掌,掌握各项巡护技能,被称为“土专家”小李。这一老一少,经常一起到野外工作,是保护区内的高效、精细、令人放心的搭档。近日,在日常巡护的时候他们就和大熊猫偶遇了。
大家既担忧又期待地盯着保护站大门口,目睹了老李和小李从大门外飞快地冲进来,像两只迅捷的金钱豹。平日里话语不多、惜字如金的老李先开了口:“今天的运气一般般,被凶巴巴的大熊猫绊住了,周旋了半天,才脱了身。”
大约等待20分钟后,没有第二只大熊猫出现,并确认它没有带领幼崽。而且,这只大约90公斤的青年熊猫,专心嗅闻着地面和树干,并没有掉转头、发生在树干上标记的行为。一小会儿后,它终于迈着标准的内八字步,进入竹林。确认双方安全后,两位巡护员松了一口气,沿着山脊继续前行。
走着走着,他们突然感觉有异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隔着两棵倒木间的带状缝隙,清楚地看到一只大熊猫正向两位巡护员张望,人与大熊猫,相隔仅5米。作为合格的巡护员,自然不与它四目对视,就地隐蔽,以此向它示弱。另外,还需要观察它想干什么,接着会发生什么。
这是一只膀大腰圆的家伙,毛色油亮,膘肥体壮,英气勃勃。虽然大熊猫的视觉差,属于高度近视,但显然它已经发现了身着迷彩装的巡护员。是不是有一种可能,它选择尾随巡护员行走,走在巡护道上,省力又高效?
“运气真好,它是让你俩为它拍清晰的照片和视频呢!”大家纷纷转向老李和小李,“快让我们看你的手机图库。”
与野生大熊猫偶遇的类型,分为在繁殖季和非繁殖季两种。由于野生大熊猫数量稀少,加之它的嗅觉和听觉十分敏锐,总体上,偶遇它的可能性很低。因为当人发现动物时,它们很可能更早发现了人,往往选择率先离开。相比之下,在繁殖季偶遇大熊猫的概率高了不少。在繁殖期,由于它们更专注于同类之间的信息,人如果被其错认成“情敌”,就很有可能成为袭击对象。其余时间,只有与大熊猫母幼家庭突然相遇,当母兽认为它的幼崽安全受到威胁,才有可能袭击人。
当日,经保护站研究决定,近日不去付家湾沟里,待到大熊猫交配期后,再派专人前去完成巡护监测工作。于是,自3月20日至辖区内大熊猫交配期结束,领地在付家湾沟里的大熊猫,以及正常经过的大熊猫,以及它的同域小伙伴们,不会有来自人类的打扰。
在食物充沛、没有干扰存在的前提下,野生大熊猫的日移动距离平均在1公里之内,除非有强干涉因素存在,它才会进行长距离迁徙。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是观察、保护、研究大自然规律的人群,并不干涉、干扰、改变区域内的自然规律。让大自然的成员“各司其职”,让自然的规律不中断,是自然保护地工作者的天职。
小李还讲述了另一次与野生大熊猫偶遇时有惊无险的经过。2023年6月19日,他和老李在蒋家湾巡护,突然与一只膘肥体壮的大熊猫迎面相遇。当时,大熊猫在山脊上的一块2米多高的在大石头上徘徊,利用地形优势堵在二人的必经的路上,居高临下地怒视着二人,有伸出一掌就扇落巡护员迷彩帽的可能性。当时,山脊的两侧是陡坡,前方是门神似的大熊猫,怎么办?退回的话,还担心被跳下来的熊猫掀翻在地。为了安全,二人迅速爬上树,悠闲地为这只大熊猫拍起了图片。半小时后,大熊猫离开,二人确认安全后,才溜下树来,继续完成巡护监测工作。
目前,我国在大熊猫种群保护与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加到258万公顷,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00只增加至近1900只,实现了大熊猫栖息地面积和野外种群数量“双增长”。在这样令人欣喜的大背景下,每一只大熊猫的动态信息,都能拨动关心自然生态人群的心弦。
保护一个物种,更应当将目光投向它的野外种群,因为那里更能代表该物种的真实状态。
如果说中国在保护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动物领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那么军功章上也有这些基层巡护员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