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七场“深化‘三个年’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汉中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平,围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据介绍,一年来,汉中市聚焦建设生态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城市,不断深化“三个年”活动,努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汉中贡献。
环境优美水质改善幅度全国第五
一年来,汉中市持续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实施幸福河湖建设行动,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2023年度水质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坚决当好秦巴生态卫士。始终以最严要求抓好秦岭和巴山生态保护,全市森林覆盖率64%,湿地面积达392.74平方千米。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秦岭四宝”在汉中和谐共生,全市朱鹮野生种群突破7000只,今年7月,全国首个国家级朱鹮保护研究中心落地汉中。
坚决推进生态系统治理。去年以来,汉中市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94.1公顷,创建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绿色矿山,7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纵深推进“气化汉中”建设,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超过1万个。
绿色低碳全力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年来,汉中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4个,建成省级创新平台20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9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37家,转化应用科技成果399项。全力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材料、文化旅游、绿色能源、特色农业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招引产业项目1615个、总投资2662.9亿元,实施延链补链项目454个、总投资2914.3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1%、24.3%、23%。
汉中市发展壮大粮油、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建成全国最大的杂交冬油菜制种基地、西北最大的食用菌和生猪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非遗特色产业,藤编、羌绣等非遗产品走出国门、畅销海外,带动6万余户群众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
王建平介绍,汉中市将聚焦打造“西汉蓉”(西安—汉中—成都)航空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努力建设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聚焦打造西部重要现代材料产业基地,重点打造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核材料、工业大宗固废等5条子产业链。聚焦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重点打造景区旅游、乡村旅游、文娱演艺、文化创意、商旅融合、赛事经济、会展经济、出版印刷等8条子产业链。聚焦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新能源基地,重点打造新型能源、传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3条子产业链。聚焦建设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重点打造粮油、茶叶、中药材、食用菌、蔬菜、果业、畜牧、渔业、蚕桑、非遗等10条子产业链。
宜居宜游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
汉中市持续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宜居宜游品质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接待游客31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9亿元。
去年以来,全市拓展本地就业岗位18.7万个,城镇新增就业6.5万余人,1.53万名高校毕业生在汉中就业,扶持创业实体4856个。新增天然气用户8.09万户,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惠及36万余名群众,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000余公里,新建5G基站2038座。建成智能充电桩4362个,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公用充电基础设施乡镇全覆盖。上半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26%。
汉中市加快打造“汉风古韵”城市名片,谋划打造了一批文化特色街区,改造老旧小区781个,实施城市提品质补短板项目267个,中心城区新增绿地5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平方米。打造省级示范村84个、市级重点村151个,建成109家民宿,年营业收入6000余万元。去年以来,全市实施城乡建设项目1440个,创建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4个,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7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23个。
来源:各界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