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
西安人喝上汉江水的消息
让三秦儿女喜不自禁奔走相告
……
源头不清,其流必浊。近年来,宁强县严格落实林山长和河湖长制,采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措施,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努力保护好汉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支撑,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是水源地干群的默默付出
河水碰撞着山石,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像孩童的笑声般欢快清亮。事实上,如今的汉江源头也确实像个孩童一样,被保护得很好。
时光回溯到20世纪90年代,村民们坐拥这里的好山好水,同时也与贫穷和闭塞为伴。“全是土坯房,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我去探水源,腰上别一把镰刀,边走边开路。”村民张继荣回忆说。从山顶到河谷,是人工开发出来的陡峭贫瘠的坡地。到了夏天,山洪和泥石流经常将土层“剥掉”,也卷走了庄稼人一年的希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了生计,乡亲们养猪放牛,种植椴木香菇,原本寂静的山沟热闹起来。但汉江源的山山水水,却很难适应这种热闹。种香菇需要用木头,但树木生长的速度赶不上被伐的速度,原本遮天蔽日的树林日渐稀疏,水土存不住,汉江源头的水量时常只有碗口大。河里常年堆积着枯枝烂叶,一遇下雨,河水就变成了浑浊的泥汤。
“咱这汉江源头如果污染了,还能把清水送出去吗?”面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汉水源村党支部书记王光俊十分焦急。
此后的十几年,退耕还林、河滩复绿、生态修复、环保整治相继在此展开……宁强人民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付出了艰辛努力。北上的每一滴水背后都有许多干群的默默付出,饱含了他们对受水区群众的深厚情谊。
让水源涵养区山更青水更绿
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当地政府肩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宁强县虽然矿产资源丰富,曾与勉县、略阳县一同被李四光誉为“中国的乌拉尔”,但当地政府不得不限制矿产开发和冶炼企业的发展。几十年来,宁强县以政府为主导,坚持环保红线,实行严格准入制度,采取了一系列“铁腕”措施:关闭在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造纸厂、油漆厂、果酒厂、电器厂等数十家企业。整个汉中市更是在2010年前下硬茬关停100余户化工、制药、采矿等行业污染企业,淘汰落后水泥企业17户、去产能251万吨,推进2户氮肥企业转产、4户重点企业退城入园。
由于招商引资项目环境准入门槛较高、环评要求比其他地区更为严格,全县先后劝退20余家环评不达标的企业。
为了进一步治理污染,宁强县2011年建立了污水处理厂,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1095吨、氨氮100吨,从根本上改善了源头水质。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这些年村里一直在探索一条既能保护水质,又能让付出生态保护代价的村民获得应有收益的道路。”王光俊说,前几年,村里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把河道两岸千余亩可耕地进行流转,种植茶树、果树和中药材,既涵养了汉江源头的水土资源,又促进了当地百姓增收。
土地流转后,村里的劳动力得到解放,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可以在茶园务工。为了提高群众“饭碗”的含金量,宁强县和汉源街道办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并充分利用苏陕协作资源,与用人单位对接,及时发布招聘公告,帮助村民稳岗就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村民们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付出和牺牲。
从2016年开始,村里还试点推广垃圾分类和统一回收。村道沿线修建了垃圾池,公共场所和各家各户配备了垃圾桶,各户厕所改造为三格式化粪池,目前已形成“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运行程序。还配备了10个公益性岗位,形成“护河者联盟”,县镇村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也会定期进山开展河道垃圾清理活动。
而这,只是宁强县在保护中谋求发展的一个缩影。既向贫困宣战,又不向污染低头,坚持“两条腿”走路,推动传统林业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依托辖区内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茶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五园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全域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同时,宁强县还深入实施“文旅兴县”战略,以汉水源森林公园为森林旅游产业亮点,在主要景点沿线开发建设了一批以度假休闲、森林体验、森林康养为主题的森林旅游项目。打造各类森林旅游景点10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兴办林家乐20余家。2019年,森林旅游综合收入实现7800万元。
流经宁强县城的玉带河把美丽巴山小县装扮得多姿多彩。
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毯,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目前,宁强县已完成造林任务3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9.4%,2021年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今天的宁强,山与水相伴,人与绿共生,一座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山水田园之城正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在美丽的汉江源头……